葡萄城+西交大,打造“低代码+AI”实训样板,共筑开发者生态新基石

2025/08/05 17:04

返回新闻中心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编程与算法实训》校企联合课程正式开课,该课程以“前沿技术赋能、头部企业联动”为特色,助力学生提升产业实战能力。

作为合作企业之一,葡萄城为学生们带来《可视化构建AI智能体认知实践》课程。中国信通院低代码/无代码推进中心技术专家、葡萄城低代码产业研究总监、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宁伟担任本次课程讲师,通过16个小时的教学,帮助 120 名学生在活字格低代码平台上跑通了自己的AI智能体。


(第一排右一为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唐亚哲教授,右二为宁伟)

低代码+AI,课程体系层层递进

葡萄城是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和低代码平台提供商,具备 40 余年的深厚技术积累。在实训课中,葡萄城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活字格低代码开发平台为核心工具,实现前后端分离架构,与高校计算机教学体系无缝衔接,让学生在可视化开发中理解复杂的技术逻辑。

在课程内容上,共安排16学时, “理论 + 实践” 紧密结合。不但聚焦理论教学,从 AI 的发展简史到 AI 智能体的架构与应用场景分级,帮助学生建立宏观技术认知。而且还通过跟练掌握 LLM 调用、前后端开发等核心技能,安排学生挑战“Memory 强化” 、 “数据可视化” 进阶任务,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后端开发、前端交互的理解。


(理论授课课堂)


(实践教学课堂)

实战成果显著,学生收获多维成长

本次共计120余名学生参加了实训课程,从成果来看,学生均完成了可编译运行的 AI 智能体工程文件,并提交了包含岗位反思的实验报告,这些成果不仅是课程考核的核心更是学生能力的直接证明。


(学生作品展示)

同时本次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有学生表示:“通过活字格平台,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了 AI 智能体的 Web 界面开发,清晰理解了前后端分离的协同逻辑”;也有学生提到在解决 “提示词模板与用户输入结合”“API 调用异常处理” 等问题时,深刻体会到 “软件开发不仅是技术实现,更需兼顾用户体验与系统稳定性”。这些反馈印证了课程在 “赋能开发者” 上的实效:不仅教会学生技术工具的使用,更培养了其工程思维与岗位认知。

技术实力奠定合作根基,未来持续深化开发者生态

本次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是葡萄城 “赋能开发者” 使命在教育领域的又一次落地。早在 2021 年,葡萄城便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设《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将企业级开发实践引入高校课堂,之后又与西安邮电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年会等多家高校与学术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如: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发表期刊论文《低代码融入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与西安邮电大学携手推进大数据生产实习项目、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创新时间周,开设《低代码开发技术实践》学分课等等。


通过持续推动产教融合落地,葡萄城让技术进校园,赋能更多未来开发者,这也是葡萄城开发者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葡萄城还积极打造活跃的开发者社区,为不同阶段的开发者群体持续赋能。过去一年,超过 100 万开发者访问葡萄城开发者社区,在社区里积极互动、互助答疑和经验分享。

同时,葡萄城开发者学堂构建了”平台+内容+服务“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提供教学、练习、考核与认证服务,全方位助力开发者成长;以及围绕开发技术和低代码,每年举办100+场线上线下交流活动,赋能开发者人数超过60万。


2024年,葡萄城开发者社区组织(GrapeCity Developer Groups,简称GCDG)成立,这是面向所有开发者建立的开放、多元的社区组织,专注于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领域,致力于帮助广大开发者学习、互动、交流、激发、创新,共同推动开发技术的繁荣和开发者的成长,目前已吸纳数十名核心开发者独立管理区域组织,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区域开发者学习交流和互助创新,推动技术繁荣与成长。


未来,葡萄城将继续以 “赋能开发者” 为使命,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开发者社区,构建覆盖开发者全成长周期的持续赋能体系,为开发者群体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于葡萄城

葡萄城是专业的软件开发技术和低代码平台提供商,以“赋能开发者”为使命,致力于通过表格控件、低代码和BI等各类软件开发工具和服务,一站式满足开发者需求,帮助企业提升开发效率并创新开发模式。葡萄城开发技术始于1980年,40余年来始终聚焦软件开发技术,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品线。是业界能够同时赋能软件开发和低代码开发的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能力、活跃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伙伴生态,与超过3000家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产品广泛应用于信息和软件服务、制造、交通运输、建筑、金融、能源、教育、公共管理等支柱产业。